關於原古 著作介紹 月刊介紹 心靈小品  

      

一個人要認識心靈、找到自己的心,首先要建立跟大自然的關係

   

   

這是好幾年前,發生在我朋友身上的一個事情。

我勸我一個朋友(她是一位太太)修禪,她也接受了。但是,後來她跟我說,不能修了,因為她先生跟她說:

「你不要去修,我怕你修行以後,會不要家庭、不要小孩,你還是不要去好了!」

我想或許因緣還沒成熟,如果勉強她﹐可能將來會有負作用,也就沒有再勸她了。

我記得那個時候大概是農曆八、九月,中秋節之間吧﹗

過了不久,農曆春節。春節期間,親朋好友在一起喝酒是難免的。結果就在新年期間﹐她先生在吃飯時,喝了一些酒之後,竟然心臟病發作,就往生了。

我聽到這個消息之後﹐我心裡想,如果我這個朋友當時就開始修行,事情會變得怎麼樣呢﹖

我想,可能她修行以後,有了福德、有了功德,得到諸佛菩薩的幫助,或許她先生變成只是生了一場大病,然後住院兩、三個月。」

我就想,那她也可能會這樣跟我說:

「你看!我沒有修行沒有事,才修沒多久,先生就住院了,差一點丟掉性命!我看,我還是不要修算了!」

這樣的結論是很可能的。

當然,或許她修行之後,她先生照樣往生也說不定。

那結果會更嚴重,她會說:

「你看!我沒修沒事,修了以後,連先生都沒了。」

不過﹐這只是我的一個推想。

但是可以肯定的是,如果她當時就開始修行,不管她修行的功德,有沒有化解她先生的災難。即使最壞的狀況發生,她先生的災難沒有化解,至少她也不會那麼痛苦地接受這場災難,日子應該可以過得更好。

因為她有了修行的智慧以後,比較能夠面對自已的人生,就比較不會有那樣的痛苦跟煩惱了。

所以,我在這裡還是要奉勸大家,不妨來試試看。修行,不需要那麼多繁雜的手續。只要找到方法,就能夠讓我們心裡的煩惱、痛苦、心結、看不開、放不下的事情,得到解脫,這樣不是很好嗎?

      

古人有一種智慧:「從感恩的心,入修行的門。」

我們的老祖先,他們每遇重大節慶、人生大事﹐必定稟告天地,感恩天地。

如果他們要修心養性,那更是齋戒沐浴、淨身、焚香,稟告天地、感恩天地。

他們把人跟天地之間的關係,定位在若師徒、若父子。

所以,我們要進入修行之門,不妨學習古人,先建立跟大自然的關係:

依止大自然為我們的師父,建立跟大自然的師徒關係;

依止大自然作我們的父母,建立跟大自然的父子關係。

其實,大自然也真的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:天地萬物沒有一樣不是大自然在照顧的。如果沒有了空氣、沒有了陽光、沒有了水,我們人還有生命嗎﹖

所以,我們應該藉著感恩的心,建立跟大自然如師、如父的親子關係,來消一切災、消一切業,作為修行入門的開始。

我們每天應該找一個時間,自己來做「大自然親子交心感恩禪」這樣的一種思維、反省。它有五個階段的感恩:

第一、感恩我們父母的生育、養育、教育之恩。

同時想一件具體的事蹟來感恩。如果我們想不出來,我們就知道自己的孝心還不夠。父母的恩澤大如天,我們竟然想不到一件事情可以感恩!

第二、感恩我們的子女。(還沒有子女的,找一個晚輩來感恩。)

想一想子女為我們帶來的天倫之樂,他們那一種天真無邪的心﹐是不是化解了我們很多污染的心,很多煩惱的心呢﹖同時,想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。如果我們還是想不出來,表示我們對子女的愛心還不夠。

第三、感恩我們的另一半,夫妻之間。(還沒結婚的,在兄弟姐妹、同輩之間找一個人來感恩。)

感恩他跟我們一起建立家庭,陪伴我們走著豐富的人生之旅。我們如果沒有了他,想想看!我們這個家庭就不健全了﹐我們的責任將會更重。同時,想一件具體的事蹟來感恩。如果我們想不出具體事蹟,就表示我們對另一半的關心還不夠。

第四、感恩社會各階層的人士。

感恩大家分工合作:有人做衣服,我們才有衣服穿;有人種稻子,我們才有米飯吃;同時希望全天下的人,都能互相感恩。

第五、感恩大自然。

感恩大自然對我們生命的照顧,以及對我們生活的安排。並且,我們也願意學習大自然的智慧,將它的智慧落實到我們的生活當中,來服務人群、服務家庭、造福社會。

   

    

各位朋友!

我們不妨先從「大自然親子交心感恩禪」入門,以感恩的心,回報週遭的每一個人。

只要心中常存著一句話:「凡事感恩,時思回饋。」這樣的一個心,就可以做為我們進入心靈世界的開始,化解我們修行的障礙,引導我們很清淨地進入修行的旅程;同時也可以化解我們生活的障礙,為我們帶來福報,提升生活品質。

走上心靈生活之路,就從感恩心開始吧!

    

    


     

 

 

   
 
 
健康人生篇
 
家庭生活篇
 
修行回顧篇
 
綜合小品篇